走過克難歲月
民國三十八、九年,臺灣湧入大批難民、軍隊、機關團體,寶島人口由原本的六百多萬,激增到八百多萬人,亂世相聚,物資匱乏,物價上漲,貨幣貶值,生活艱難,這是當時社會普遍的現象。
政府為了照顧軍眷生活,特地由聯勤留守業務署發行「軍人眷屬身分補給證」,實施配糧政策,軍眷可領取生活補助費,及實物補給(米、麵粉、食油、鹽、煤或代金等),還記得在眷村每月發放眷糧時,都是用貨車將實物運到固定點,工作人員沿戶高喊:「發米了、發米了!」於是大家忙著拿米桶、麵粉袋、油瓶等來排隊,並按大、中、小口秤重領取,這樣確能改善軍眷「食」的問題,令大家感激這一德政,但其他生活所需,則有賴國人自行發揮勤勞、節儉的本性來克服。
例如在「衣」的方面,穿著首重蔽體、禦寒,無美觀要求,家中子女多將衣服輪穿,由新穿到舊,由舊穿到破,物盡其用,絕不浪費,即使有補釘出現,也不會受到嘲笑。但說也奇怪,現在社會富裕了,有些青少年反而刻意地將牛仔褲磨破,標新立異,追求時尚,真是此一時,彼一時,耐人尋味。
在「行」的方面,多靠兩條腿及自行車,要前往遠處才乘坐公車、公路局客運車或火車,如要圖舒適便捷,可乘坐人力三輪車,但也只是偶爾為之,因為三輪車車資是公車的很多倍,三輪車伕靠勞力賺取車資是合理的,也是社會所需要的,於是這個行業很快應運而生了。
也不知是何時出現一首兒歌:「三輪車跑得快,上面坐個老太太,要五毛,給一塊,你說奇怪不奇怪?」大家傳唱,且莫小看這首俏皮、逗笑的童謠,它除了述說三輪車是當代的產物,及老太太的仁慈、大方外,還對孩童注入了幽默、歡笑的種子,在那個清貧的時代,這首歌恰能紓解、活潑幼稚的心靈,伴隨大家走過童年歲月。
往事歷歷,總以克勤、克儉、克難方式度過,「克難」一詞是當時政府創造的口號,希望軍民一心,共體時艱過日子,不料一時之間,社會上形成了一股「克難運動」的風潮,各種名稱組合都出現了,如:「克難樂隊」、「克難球隊」、「克難英雄」、「克難教室」、「克難梅花餐」、「克難街」等等,叫得順口自然,好像一冠上「克難」兩字,任何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,真是有趣,大家見怪不怪,也就習以為常了。
在這段克難時期,「美援」及時地發揮了雪中送炭的功能,臺灣經濟終於慢慢穩定成長,人民生活也逐漸地改善富裕了。
【作者速寫】嚴長生,中正理工學院二十六期土木系畢業,陸軍中校退伍,後任工程公司經理,著有《遷台往事》。
(點閱次數:700)